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鲁豫有约”引发关注,生态补偿重在“造血”!

“鲁豫有约”引发关注,生态补偿重在“造血”

时间:2025-07-09 16:03:58 来源:骖风驷霞网 作者:娱乐 阅读:399次

来源 经济日报

前不久,鲁豫有约一场“鲁豫有约”引发关注,关注因流入的生态黄河水质达标,山东如约向河南兑付1.26亿元生态补偿款项,补偿被网友津津乐道,重造也让生态补偿的鲁豫有约话题再度登上热搜。

我们乐见更多的关注“鲁豫有约”达成,但也应正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总体依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生态阶段,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补偿其中最直接的重造,莫过于补多少、鲁豫有约怎么补等问题。关注在许多生态补偿的生态案例中,生态受益方的补偿补偿额度,往往难以覆盖生态保护方的重造投入成本。而且生态建设与保护是一场持久战,投入是长期且庞大的,单纯利用资金的“输血式”生态补偿可以奠定一定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寻找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国内横向生态补偿的标杆,“新安江模式”正在探索“造血式”补偿。浙江、安徽两省研究共同打造新安江流域绿色产业合作示范区;安徽省提出,要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支持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从这一系列举动中不难看出,加强产业合作,利用市场手段,深化文旅融合,实现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共同发展,是目前“造血式”生态补偿的一个重要选项。

当然,“造血式”补偿属于前沿话题,验证选项的正确与否,还需要更多实践与智慧。首先,要提高“造血能力”,摆脱单纯靠资金补偿的惯性,突破地方思维,因地制宜探索更加多元的补偿方式,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技术和智力支持、实物补偿等,真正强化生态保护者的内生动力,促进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提高双方对绿色产业依赖程度,促成携手共进。

其次,要保持“血液活性”,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生态修复、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多种途径,让“绿水青山”的隐性价值,进一步具备“金山银山”的显性价值。在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培育生态产品生产和供给主体完善交易规则,形成生态产品“有价有市”良性局面,让补偿者心中有数、保护者更有动力。

最后,要增强“抵抗力”,用法治手段稳固“造血成果”。当前,生态补偿仍面临顶层设计不足的问题,应制定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将实践中的经验与做法上升至法律层面,为生态补偿提供刚性约束。此外,还要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通过开展损害评估,完善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提高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成本,让“生态无价、损害担责”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白酒新帅的中期答卷:双雄激战,三巨头竞逐探花
  • 东北证券:予信达生物增持评级 海外合作迎来收获 两款引进新药获批
  • 欧洲央行管委Kazimir:存款利率须升至中性以上 但QT可等到明年
  • “抗幽门螺旋杆菌”牙膏真奏效?
  • 滑冰场改为轮滑场,欧洲人节省过圣诞
  • “支付码农”孙峰:被遗忘的钱包
  • 九安医疗前三季净利预增超318倍  手握巨额现金配置理财
  • 秸秆还田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超88%
推荐内容
  • “说过很多次了,你们这是在玩火”
  • 腾讯控股:10月14日回购238万股股份,耗资约6亿港元
  • 中国新征程 世界新机遇丨国际人士:“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 传奇瑞捷豹路虎股权或生变?官方回应称消息不实
  • 今起进返京人员须落地“三天三检”
  • 美联储会议纪要:推动加息至“更限制”区间 然后放慢节奏评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