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救经济、控通胀是当务之急

来源:王小鲁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近日,王小务亚布力论坛第二十二届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顺利召开,鲁救在【宏观经济论坛】中,经济急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分享了他围绕经济复苏与滞胀陷阱的控通三点看法。

王小鲁表示,胀当只有正确判断经济形势才能有正确的王小务对策。我们面临的鲁救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防止滞胀,而是经济急如何走出滞胀,当务之急就是控通救经济、控通胀。胀当

以下为王小鲁演讲内容(略有删节):

围绕经济复苏与滞胀陷阱,王小务我有三点看法。鲁救

第一点是经济急今年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控通疫情多发,胀当消费低迷,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生活都难以恢复正常。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总额增长了39.7%,实际上亏损增长幅度远大于利润增长幅度。1-4月份工业利润增长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领域,而这些产品利润的大幅度增长是由于价格大幅度上涨。上游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给中下游企业造成沉重的成本负担,因此,整个制造业的利润是下降的,亏损是上升的。

其他1-4月份的数据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经济状态。1-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做了价格平减后下降了1.6%,也就是说,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来看,消费处在负增长的状态。其中4月份下降幅度很大,是12.9%,如果数据准确的话,显示目前消费处在滑坡的阶段。

我们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按现价计算增长了6.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资料的价格会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同期,生产资料的出厂价格指数为11.0%,这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上涨幅度。因此,在扣除了价格变化以后,固定资产投资也应当是负增长。

1-4月份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了1.4%,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了8.5%。从工业品价格来看,目前已经处在高通胀的状态,而且这个高通胀预计会继续向CPI传导,也就是说,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会沿着产业链逐步传导到中游和下游,进而引起消费品价格的上涨。

只有正确判断经济形势才能有正确的对策。我们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防止滞胀,而是如何走出滞胀,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救经济、控通胀。

第二点是关于稳经济的各项宏观政策。

首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根据很多实际经济现象来看,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货币不宽松,而是贷款放不出去。当前企业面临市场萎缩,生产受阻的困境,企业经营无法恢复正常状态,自然不敢冒然贷款。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放松货币供应,恐怕会进一步扩大金融泡沫和结构失衡,同时还会继续推高价格,加剧滞胀,所以我认为财政政策要先于货币政策。

其次,财政政策怎么办?在过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靠政府投资,但目前我认为不宜继续扩大政府投资,而是先要为企业减负,救济失业,改善民生,启动消费。理由有三点。一是政府投资主要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但很多基础设施领域实际上已经饱和,再去扩大投资,必然大量上马无效低效的项目,会导致负债继续扩大和资产泡沫上升,而且可能拉动投入品价格继续上涨;二是根据过去经验可看到,扩大政府投资往往对国有企业有暂时的拉动作用,但往往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效果有限甚至无效,反而可能会压缩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挤压居民的消费;三是中国资本形成占GDP比重已高达43%,而消费率只有54%。也就是说,整个GDP中属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部分加起来只有54%,这个比例显著低于世界各国。继续扩大政府投资,必然会进一步压低消费率,提高资本形成率,扩大结构失衡,不利于启动消费需求。

最后,当前财政政策应该有两个重点,分别是为企业解困和进行失业救济。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包括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年轻人失业,以及农民工失业后领不到失业保险等。4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6岁到24岁的年轻城镇人口中,城镇调查失业率高达18.2%,这个数值非常高。我认为失业保险要扩大保障范围并且简化手续,取消繁杂的不合理规定,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没有参保的失业者,财政应当发放失业救济;同时,应当考虑将倒闭停业的小微企业也纳入紧急失业救助的范围。

我们回过头看罗斯福新政,里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罗斯福新政要点是“三R政策”,即救济、复兴和改革,其中重点就是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拿出钱进行大规模失业救助,随后又建立了失业保险和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方面的措施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危机时期,政策着眼于改善民生,实行大力度的失业救助,既帮助了渡过难关,也启动了消费需求,促进了企业的恢复。

第三点我想谈一下防疫政策与经济复苏的关系。

2020年,中国针对疫情实行严格防控,取得明显效果,并领先于世界各国恢复了经济,但面对当前的奥密克戎高传染率、低重症率、低死亡率的特点,防疫政策和措施也应当灵活应对。各地的政策需要精准有效,要避免形式主义,一刀切和政策层层加码,防疫中间出现的寻租、腐败、利益输送、骗取财政支出、挖空社保基金等行为,也应当给予严厉打击。

人们说疫情是危害,但经济垮了是更大的危害。我们需要权衡利弊,综合平衡,建议对各地的防疫措施进行评估,剔除那些没有明显效果但严重影响经济恢复和民生的措施,把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责编|邢君

排版|王紫薇

时尚
上一篇: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下一篇:杭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